石油石化2022年度策略:可降解塑料、可再生塑料带来新的增长点发布日期: 2023-12-28 来源:hth官网地址
原标题:石油石化2022年度策略:可降解塑料、可再生塑料,带来新的增长点
回顾过去一年的石油石化行业,在经历了全球公共卫生事件的冲击后,原油以及主要下游石化产品价格急剧下跌后呈现修复走势,目前已随全球宽松政策及疫情变化震荡恢复至近年来的中枢价格水平之上。
从传统大宗石化品的加工价差来看,以最典型的两个产业链乙烯产业链与聚酯产业链为例,乙烯-石脑油价差与 PX-石脑油价差却仍然处于比较低迷的价差区间,远远落后于油价的恢复速度,这其中固然有价格从上游向下游传导的滞后因素,更多的则体现出传统大宗石化品在需求端增速的疲弱;与之形成对比的则是部分存在新兴需求的大宗化工品如 BDO 涨幅惊人,远超原油的修复幅度,呈现供需两旺态势,石化市场呈现出显著的分化格局。
随着新碳排放目标——“二氧化碳排放力争 2030 年前达到峰值,力争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提出以及“禁塑令”等日趋严格的环保法规的生效,给石油石化行业的发展路径带来了巨大变化,其中尤以燃料领域和大宗材料领域影响最为显著。
我们去年的年度策略从石油石化行业中受政策直接影响的燃料领域着手,阐述了燃料清洁 化、低碳化需求下的天然气行业机会:中短期内,在能源结构中大幅度提高天然气的比重,替代煤炭等高碳燃料以降低碳排放;在远期,于使用的过程中配合 CCUS(碳捕获、利用与封存)以及天然气制氢等手段,达成碳中和。
在上述碳达峰、碳中和的实现路径中,天然气的增量空间十分巨大。在过去一年中,天然气领域的投资机会已得到了阶段性的验证,展望明年,我们将从石化大宗材料领域着手,阐述在新的政策环境下绿色、低碳材料产业链上的发展前途与广阔空间。
由于普通塑料在生产、使用及废弃环节带来了持续的环境污染与较高的碳排放,越来越与当下的环保政策与“双碳”目标相背离,因此急需相应的替代解决方案。
可降解塑料作为以解决塑料垃圾环境污染为主要目标的替代品进入人们视野,部分生物基可降解塑料还兼具降低生产的全部过程碳排放的优势。
于是,在国内密集的禁塑令政策直接驱动下,塑料吸管等一次性塑料制品在 2020 年末至 2021 年初集中下架,随后纸吸管等替代品的性能短板让市场确定并接受了可降解塑料为最佳替代品,叠加国内外政策的共振以及跨国大规模的公司在应对政策时的超前与超范围布局,逐步推动了可降解塑料需求井喷。
从 1869 年世界第一块塑料——赛璐珞(硝化纤维塑料)诞生至今,塑料已发展出包含五大通用塑料在内的 140 多种商业化的塑料品种,其中常用品种约有 30 多种。
同时,塑料产量的增长也十分可观,尤其是伴随着二战后石油化学工业工业的迅猛发展,全球塑料产能从 1950 年的 170 万吨/年已增长至 2019 年的 3.68 亿吨/年,增长了 200 多倍,其增速远大于同时期内的全球 GDP(不变价)的增速。
塑料诞生 150 多年来,理论上第一批塑料制品还需要至少额外 150 年才能完全降解。
在 1950~2015 这 65 年内,全球已经累计制造了约 83 亿吨的塑料,若堆在平地上将构成一座 5680 米高的山峰,除了仍在最初使用状态的 25 亿吨之外,其余 58 亿吨已确定进入废弃或循环使用:49 亿吨被填埋或遗弃,8 亿吨被焚烧,仅 1 亿吨被回收利用后仍处于使用状态(3 亿吨被回收利用后再次遗弃),从比例来看,其实绝大部分使用完后的塑料都被遗弃/填埋(84.5%)与焚烧(13.8%)了。
若加上 2016-2019 的产量及对 2020-2021 的产量估算,至今总产量已超过 100 亿吨,其中 遗弃与填埋的总量约 62 亿吨。
从塑料垃圾解决方法的占比来看,最初的塑料垃圾完全是用后即遗弃的处置方式,1981 年开始用焚烧法处理一部分的塑料废弃物,再到 1988 年才开始回收部分塑料垃圾进行再利用。
近年塑料垃圾的焚烧与回收利用比例不断的提高,至 2015 年,上述两种解决方法占比分别达 25.5%与 19.5%,仍有半数以上塑料垃圾被遗弃(含填埋)。
从塑料垃圾的回收占比来看,即便是环保理念最为普及、塑料废弃物回收利用实施最久的欧盟,其 2015 年的塑料垃圾回收利用率也仅为 30.4%,同期全球回收利用率更低,约为 19.5%。
同时,即便是欧盟,其塑料垃圾产生量也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2018 年欧盟的塑料垃圾产生量环比增长率约 3.56%,同期全球塑料垃圾产量的环比增速更高,达到 9.61%。同时虽然欧盟的塑料垃圾遗弃(含填埋)量自 2008 年起开始下降,但其实出口至别的地方的塑料垃圾未纳入统计,全球的遗弃(含填埋)量实际上仍然处于增长阶段。
按陆地上的塑料自然降解周期看,目前被遗弃(含填埋)的塑料垃圾几乎都处于降解过程中,其在环境中的每年的累积增量与遗弃量(含填埋)相当,并处于逐年增长趋势,塑料废弃物污染形势日趋严峻。
塑料废弃后,留在陆地上的部分如塑料袋/塑料农膜等会破坏土壤结构,影响植物根系生长,降低作物产量。根据研究,即便是破碎后形成的微塑料也会阻碍蚯蚓等土壤生物的生长,生产塑料时加入的有毒助剂也会释放开来,进一步危害土壤生态系统,使得土壤越来越板结、低产,威胁粮食安全。
目前更为需要我们来关注的是进入海洋等水体的塑料废弃物,其被认为会形成微塑料,带来更广泛深远的影响。据多个研究表明,摄入的微塑料会对生物的消化道造成不一样程度的损伤,影响某些生物的繁殖率和体内的酶活性。
更重要的是,微塑料能吸附其他污染物,例如能致癌的多氯联苯、多溴联苯醚等以及内分泌干扰素 BPA 和各类农 药,被生物摄入后再释放到它们体内,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有研究表明,微塑料原则上能够最终靠人类的胃肠系统转移到淋巴循环系统,通过胎盘被未出生的婴儿吸收,并能通过肺部被人们的身体吸收,最终造成免疫系统的反应,影响身体细胞健康。微塑料对生态圈的全面影响尚在研究阶段,但上述阶段性的成果表明其危害或远大于人们现阶段的认知。
由于国家禁用不可降解塑料袋、塑料餐具及一次性塑料吸管等的政策即将于次年落地,从 2020 年开始,多家品牌连锁饮品与饮食店集中下架了一次性塑料吸管、塑料餐勺、塑料餐叉在内的一次性塑料餐具,转而更换为纸吸管、木质餐叉餐勺。
在 2021 年元旦之后,下架现象迅速扩散至所有的连锁餐饮行业。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与反馈,消费者普遍反映纸吸管在内的替换用品使用体验与此前相比差距过大。
根据多家媒体对部分品牌使用的纸吸管进行仪器测评的结果来看,参与测试的纸吸管均在受力承载(对应耐牙咬性能)方面表现令人失望,与普通塑料或可降解塑料吸管比差距明显;在饮料中耐浸泡性能测试环节,所有纸吸管均发生变形、发胀,体验更差的是,在实际使用尤其是在热饮中使用时,纸吸管除了软化弯折外,部分甚至发生了解体,完全丧失了吸管的作用。
收集 到的消费者反馈表明大部分纸质吸管口感有纸皮味,部分品牌存在很明显酸涩味。更为 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消费者报道》对 10 款纸吸管检验测试发现其中有 5 款高锰酸钾消耗量超标,属于不达标产品,表明可溶出有机物质的含量超标。
测试工程师认为:“可能是纸张的结构比较软和松散,胶水和植物纤维迁移到了测试液中。” 其他替代品如木质餐具也面临类似的问题——消费者集中质疑木质餐勺的前端部分弧度过于扁平,根本没办法有效使用,并且部分产品有较重的木材味道影响口感。
用于替代一次性塑料袋的纸袋则存在安全风险隐患——遇到水特别是高温的水,纸袋的物理性能将迅速降低,无法有效承载物体。
某著名连锁餐饮品牌的纸质食品包装袋曾经发生过热饮从底部掉出造成烫伤的新闻事件。
商家在寻找新的吸管材料来替代不可降解塑料时,早期主要权衡因素是成本。通 过当时价格相对较可知,塑料吸管单价只要 0.065 元/根左右,纸吸管的价格在 0.09~0.14 元左右,PLA(聚乳酸)吸管达到 0.18~0.25 元/根。
使用 PLA 吸管,单根成本比塑料吸管约高 0.15 元。根据奈雪的茶招股书所示,其 2018~2020Q3 的单店平均订单量约 608 单/日,按照每单 1 杯饮品的保守数据测算,再考虑 10%的损耗率,则用 PLA 吸管替换原有塑料吸管带来的单店月成本提升约为 3000 元,纸吸管则只提升约 1000 元,全国 34 万家茶饮店的替换成本差价约合 81.6 亿元/年。
随着纸吸管的投入使用,消费者开始不断反馈糟糕的使用体验和对门店运营方的负面评价,部分消费者甚至因此降低了消费频次,同时,初期纸吸管及 PLA 吸管供应短缺带来的溢价在两者产能的快速提升后逐步平抑,且两者价差也随之降低,后期 PLA 吸管与纸吸管单根价差已缩小至数分钱,最终商家考虑到对销售量的影响和成本差距的缩小,用 PLA 吸管替代纸吸管与一次性塑料吸管不再有此前那么大的成本阻力。
同样的,在其余被政策禁止的一次性塑料餐具、餐盒、包装袋的替代材料上,可降解塑料因为其性能十分接近原先的普通塑料,所以对消费的人体验的影响是最小的。
无论是针对弧度过小的木质餐勺还是存在安全风险隐患的纸质食品包装袋,选用新一代的可降解塑料来替代都是解决以上问题的最佳方案。
随着市场在试错后确定了可降解塑料是对原来的一次性塑料制品的最佳替代方案,对可降解塑料制品的需求迅速井喷——位于江苏、浙江的几家塑料制品公司,春节期间至今,产线基本都处于满负荷生产状态,工人实行三班倒的工作制度。甚至在春节假期期间,厂内也会排满发货的卡车。
下游需求的井喷对于上游的影响之一是可降解塑料及其上游关键原材料均呈现暴涨,很典型的是聚乳酸、PBAT 及其上游原材料 BDO 的价格。
我国早在 1999 年就出台了《国家经贸委发布(99)第 6 号令》,规定 2000 年底前全面禁止生产和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饮具。
2007 年颁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以限制和减少塑料袋的使用。
后续,国内又出台了在四个领域禁止、限制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塑料餐具、塑料包装等的《关于逐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
最终,在 2020 年 7 月,发改委等九部委重磅联合印发《关于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明白准确地提出自 2021 年 1 月 1 日起,将禁用不可降解塑料袋、塑料餐具及一次性塑料吸管等,同时在具体领域也相继推出了《农用薄膜管理办法》、《关于逐步加强商务领域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等细分行业的对应办法。
综合上述各法律和法规,2021 年以下塑料产品在全国范围内已经被禁止生产、销售。
按照有关政策要求,违规生产、销售国家禁限的塑料制品,情节严重的甚至会被吊销营业执照,并处以 1~10 万元罚款:1、0.025 毫米的超薄塑料袋;2、0.01毫米的聚乙烯农用地膜;3、不可降解一次性吸管(牛奶、饮料等食品外包装自带的吸管除外);4、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5、一次性塑料棉签;6、含塑料微珠的日化品。
以欧盟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地区更早意识到对于塑料废弃物等有必要进行有效的管理,因此有关政策法规出台更早:
在 1975 年,欧盟就出台对于废弃物进行规划的法案,其后于 1994 年推出了包装法案,规定了对包括塑料在内的各物质的再循环率以降低资源消耗。
最近 10 多年来,欧盟为代表的各个国家和地区进一步出台了更多的政策与法规,通过局部禁用、限用等措施限制不可降解塑料的使用,引导公众减少对塑料制品的依赖。
这些法规大多为在消费端禁止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的法规,而其中影响较为深远的是欧盟于 2020 年出台的将于 2021 年对一次性塑料包装征税每吨 800 欧元的法规以及 2021 年直接禁用/限用数十种一次性塑料制品的法规,两法规分别针对中上游和下游,足以撼动行业供需两端的格局。
此外,虽然欧盟委员会于 2021 年 5 月 31 日颁布的《关于一次性塑料制品(SUP)的指南》未能及时来更新此前对可降解塑料的归类定义,但考虑到该领域极快的更新发展速度,欧盟委员会计划在 2022 年制定一个明确的、适用于生物基塑料(BBP)、生物降解塑料和可堆肥塑料(BDCP)的政策框架。
大型企业,尤其是全球化运营的连锁企业在面临政策变化时为避免自身经营受到负面影响,往往倾向于超前布局以应对预期中将要落地的变化,并且某些企业从预留安全边际或提升企业声誉与品牌价值的方面出发,会超范围地执行政策法规所要求落实的行动。
国际酒业巨头保乐力加在 2018 年即宣布在全球所有业务中将不会再使用由不可降解材料制造成的塑料吸管及调酒棒。
麦当劳在 2018 年 6 月即表示要推出纸吸管,称该决定是为了更广泛进行环保而努力的一部分。
星巴克在 2019 年 7 月即宣布,2020 年的时候全世界内将会不再使用塑料吸管,改成纸质的吸管,国内超过 3600 家门店也将会在同时期达到这一目标。
百事可乐在 2019 年表示将摆脱一次性包装,使得到 2025 年公司所有包装都将可回收、可堆肥或可降解。
2020 年 8 月,奈雪的茶、喜茶、蜜雪冰城等茶饮品牌相继宣布,全国各店将全面或逐步用纸质或可降解吸管取代塑料吸管。
如果说茶饮品牌纷纷使用环保型的吸管代替一次性塑料吸管是政策驱动下避免被吊销营业执照或罚款而不得已为之,那么替换并不在本次禁塑令覆盖范围内的一次性塑料制品则更多体现了品牌的营销与 ESG(环境、社会、公司治理)方面的考量:
提前实施规定一种原因是提早推进并确保实施进度,以避免到期被处罚或被吊销营业执照,另一方面企业在对消费的人宣传自身的环保理念时也能借此展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在当地的声誉与企业品牌价值。
从海外到国内,再到地方,近年来针对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的限制政策密集出台,管理标准日趋严格,逐步收紧了一次性塑料制品的流通环节。从海内外政策端传递到企业实施端,共振之下催生了可降解塑料行业的拐点,企业的超前布局与扩大化的执行则逐步推动了拐点的提前到来。
除了可降解塑料外,契合环保政策与“双碳”目标的解决方案还有可再生塑料:将废弃塑料回收并清洗、分类后,通过物理方式(如高温熔化)再生成能直接用于下游塑料制品生产的切片、纤维,或通过化学方式分解为小分子,再重新聚合为高分子材料的过程就是塑料的再生。
目前,化学再生由于成本问题尚未在最常见的几种塑料品种如 PE、PP、PVC、PET 中大规模工业化,主流的再生方式是物理再生。
其中,聚酯瓶片由于大多数都用在制造饮料瓶等食品容器,其制品相比轻薄且易沾染油污的 PE 薄膜、塑料袋等更易于回收。
国内通过拾荒等方式对聚酯饮料瓶的回收率可达 94%以上,因此聚酯瓶片通过回收再生的方式,可以大幅度降低全生命周期中对环境的污染与碳排放,是可再生塑料中扩大应用潜力最高的品种之一。
瓶片全称是瓶级聚酯切片,是聚酯的一种产品形态,为聚酯产业链中游产品,主要使用在于制作盛装液体的包装容器。聚酯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简称,英文简称为 PET,通过精对苯二甲酸(PTA)和乙二醇(MEG)聚合而来。
由于聚酯瓶片属于聚酯中分子量相比来说较高的品种,强度与阻隔性得到逐步提升,因而适用于多种包装领域,尤其是餐饮、日化等行业的液体包装领域。
带有压力及酸/碱性、含酒精等的各类成分复杂的体系基本都能够正常的使用聚酯瓶来盛装。瓶片通常会先被制成各类瓶胚,然后再在独立或附属于软饮等下游厂家的制瓶厂中通过吹瓶机吹塑,双向拉伸吹瓶成型并灌装内容物。
全球聚酯产能若按照产品形态来划分,则涤纶长丝是产能第一大品种,2019 年全球产能中占比为 43%;聚酯瓶片则是产能仅次于长丝的第二大品种,在全球聚酯产能中约占 30%,且国内企业产能占到了全球瓶片产能的三分之一,约对应全球聚酯产能的十分之一;聚酯产能中排第三的为涤纶短纤,占比为 17%,其余产能为聚酯薄膜(6%)、切片及其他聚酯形态(4%)。
虽然目前全球产能中纺织用纤维的比重仍是最大,但随着产业的升级与替换,用于包装的聚酯占比正在慢慢地加大:非纤用聚酯产品——瓶片和薄膜的产能占比近几年已逐步升至 36%附近。
1.力学性能好、耐折性好、易加工成型;2.耐油、稀酸/碱以及大多数溶剂及化学药品;3.优异的气、水/水蒸气、油及异味阻隔性能;4.高透明度与良好光泽性,兼具抗紫外线.无毒无味,能直接与食品接触等多方面的优点。
聚酯瓶片与多种不同的材料在较长的发展周期中存在着替代关系,在包装这一领域,为人所熟知的例子是聚酯瓶对玻璃瓶的替代过程,
聚酯瓶片不仅与玻璃等无机材料存在替换关系,也和其他品种的聚合物材料以及生物质材料存在着竞争关系。
3. 同等容量下聚酯瓶也远轻于玻璃与金属,使得运输成本方面具有非常明显优势。
聚酯瓶片替换其他品种聚合物的逻辑与替换玻璃和金属不一样,由于各聚合物密度及物理特性相对接近,因此替换过程主要是由食品安全性、透明度、性价比等这些更为细分的属性所主导的。
目前 PET 主要是和玻璃、铝、纸、高密度聚乙烯(HDPE)、聚丙烯(PP)等存在着直接替换关系。
回顾过去 10 年聚酯瓶片与五大通用塑料的价格曲线 年前,瓶片与 PP 价格曲线多次交错,一般略低于 PP 价格;同时其与 HDPE 和 PS 仅在早期发生交错,后期持续低于两者;与 ABS 从未发生价格接近,一直低于其市价数千元;与 PVC 则是发生过一次价格相交,长期高于其价格近 1000 元/吨。
由于减污降排节能政策的影响和疫情带来的后续变化,造成大宗商品涨价的结构性不均衡,令聚酯瓶片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2020 年初至今)比五大通用塑料都要便宜,目前与其最接近的 PVC 与 PP 价格均要高于其 1000 元/吨以上。
当前下游制造业苦于大宗品涨价,大多在寻求用更便宜的材料替代高价/涨价幅度大的材料,以修复受损的毛利率。当前 PET 瓶片持续低价的状态不可持续。
一方面这一趋势使得下游开始尝试对高价塑料品种以及铝、玻璃、纸张等进行直接替代,另一方面,也存在间接替代的可能,假设 PET 与 A 材料此前均是与 B 材料相互竞争的,然而当前的 A 材料价格已经涨至高于 PET,因此在与 B 材料的相互替代中,原先应该被 A 材料替代的部分份额或因涨价因素而被 PET 所取代。
上述替代过程将逐步扩大对瓶片的需求。此外,由于聚酯是可回收利用的聚合物,已形成比较完善的循环再生产业链,在减污和双碳政策背景下更为受益。
在表现出对竞品的显著性价比后,瓶片行业或开启新一轮替换效应带来的量价齐升、价格修复的行情,产业链利润率由此得到提升。
国内聚酯瓶片的总产能从 2010 年的 414 万吨增长至 2020 年的 1199 万吨,产能扩大近 3 倍,10 年内年化增长率 11.22%。
2015 年之前出口增速快于消费增速,呈现出口拉动态势;2015 年负增长是由于海外竞争对手瓶片工厂产能释放,于是针对中国瓶片展开了多次“双反”调查;2015 年之后,因出口受压制,消费量占比逐步提升,内需主导的格局得到进一步强化;2020 年出口的再次下行则是受疫情与航运运力不足对出口的压制所致。
1~9 月消费量数据中有 4 个月同比增加,5 个月同比减少,但从量上看,同比减少的月度数据降幅其实不大,处于 7~22%之间,而同比增加的 4 个月中 1、3、7 月均是大幅度增加,增幅达 60~102%,最终前 9 月合计同比增加 11.07%,且前 9 个月消费量的 CAGR-2 为 10.94%,已明显高于疫情前 2016~2019 年 CAGR-3 的 7.68%的水平。
海关出口量数据表明,后疫情时代的瓶片出口正修复至接近 2019 年水平:
从 2021 年月度海关数据看,9 个月中有 8 个月的瓶片出口呈现同比增加(其中 7 个月增幅均超 10%,最高超 50%),仅 3 月同比下降 8.59%,最终前 9 月合计同比增加 20.44%,但相比 2019 年前 9 个月仍落后 8.74%。
按月观察可知,2021 年与 2019 年的出口差距总体呈逐月缩小趋势,正逐步修复至 2019 年水平。
综合消费及进出口数据可知,疫情虽然带来了扰动,但并没影响到瓶片表观消费量的增长趋势,2021 年前 9 个月的表观消费量同比增长 5.23%,相比 2019 年增长 6.17%。
在全球大宗品涨价并向消费端传导的大趋势下,企业通过包装变换进行品类升级的动力得到进一步加强。
除了以往的改善产品结构以提升利润率的考量,企业还面临着成本提升带来的价格传导难题,急需通过聚酯瓶做包装更新及品类新增来达到间接涨价的目的,典型的就是乳制品包装为代表的新生需求。
此外,主体的瓶装水市场维持较高增速,叠加上气泡水等新兴品类的崛起以及片材等领域的新应用,三者共同构成了下游强劲的需求。
在全球瓶级聚酯切片产能分布方面,目前产能主要分布在以我国、印度为代表的亚太地区。其中,我国瓶级聚酯切片产能位居世界第一位,2020 年全球产能占比达到了 35%。其余产能主要分布在北美(全球产能占比 14%)、欧盟(全球产能占比 10%)、中东和非洲(全球产能占比 9%)等地区。
随着全球瓶级聚酯切片产业转移,部分欧美公司变卖或关闭 PET 生产装置;亚太地区公司虽也有装置关闭的情况,但总体规模仍在持续扩大。
未来几年内,全球范围内的瓶级聚酯切片新/扩建项目仍大多分布在在亚太地区,从而推动亚太地区瓶级聚酯切片产能的进一步扩大。
中国的瓶片总产能位列世界首位,其中国内的 5 大瓶片生产企业三房巷、华润、万凯、逸盛、澄星对行业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五家企业的产能持续不断进行扩张,10 年内从 205 万吨扩张至 930 万吨,年复合增长率达 16%。同时五家企业集中率 (CR5)也保持较快增速,从 2011 年 5 家企业瓶片产能总和占到国内瓶片行业产能 的 41%,到 2020 年达到 77.56%,接近翻倍。
市场结构的类型属于极高寡占型(CR8≥70%),龙头在市场中的话语权日益提高。
根据部分企业/咨询机构所披露的行业巨头的扩产计划以及中远期的战略规划,未来 5 年内包括三房巷、华润材料在内的国内企业还将进一步扩产,其扩张的速度要快于海外巨头 Indorama 和 DAK,从而使得国内企业产能的世界上的排名进一步上升,令中国区域产能的市占率逐步扩大、市场话语权得到进一步提升。
从过去十多年的扩张轨迹,再到未来数年的战略安排,从中能够准确的看出国内瓶片巨头正是经过控制良好的扩产节奏,在一步步提升产能的同时树立起了行业竞争壁垒。
根据公司披露,三房巷的客户包括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农夫山泉、益海嘉里、康师傅、娃哈哈、达能集团等国内外知名餐饮企业,其 2020 年前五名客户销售额占年度销售总额的比例为 18.23%。
华润材料 2020 年的前五大客户为可口可乐集团、华润怡宝集团、顶津集团、农夫山泉集团与今麦郎集团,五家销售额合计占比为 24.47%(2018、2019 年前五大客户占比分别为 28.79%与 27.30%),其中销售比例最高的可口可乐集团占比 6.45%。
紫江企业 2020 年前五名客户销售额占年度销售总额的 15.22%。能够准确的看出,瓶片行业典型企业的下游客户集中度均较低。
从行业总的来看,表观消费由内需(国内市场需求量)与外需(出口海外需求量)所构成。
内需中大多数来自于饮料企业的采购,其中 2019 年行业统计的前 5 大客户分别是可口可乐(占比约 10%)、农夫山泉(占比约 10%)、康师傅(占比约 9%)、娃哈哈(占比约 7%)、怡宝(占比约 7%),行业 CR5 约为 43%,远低于上游瓶片生产企业的 CR5(77.56%),呈现相对上游而言更为分散的行业格局。
瓶片表观消费中的出口量主要由三房巷、万凯、逸盛、华润这四家企业所贡献,CR4 达到 78%。
出 口区域前 10 的地区分别为印度、菲律宾、俄罗斯、阿尔及利亚、秘鲁、智利、乌克兰、印尼、哈萨克斯坦与越南,排第一的印度占比约 9%。各区域出口量的 CR4 为 24%,CR10 为 43%,下游相对于上游也是呈现更为分散的格局。
根据发改委等九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以及后继推出的《农用薄膜管理办法》、《关于逐步加强商务领域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我们大家都认为不可降解塑料袋、一次性塑料餐具、宾馆酒店一次性用品、快递塑料包装和农膜领域是中短期内政策直接驱动带来的替代空间。
根据我们的测算,至 2025 年禁塑令完成实施后,这 5 大领域合计将给可降解塑料带来近 400 万吨替代空 间,折合近 800 亿元市场规模(详细测算如下)。
根据 2020 年数据,我国规模以上快递业务总量累计达到 833.60 亿件,同比增长 31.23%,2010~2020 年快递业务量 10 年内增长约 35 倍,复合增速为 42.95%。
2017 年起,快递量增速变得较为平稳,2021 年快递量再次猛增——国家邮政局监测显示 2021 年全国快递业务量突破 500 亿件(截至 7 月 4 日),接近 2018 年全年水平。我们保守取 2018~2020 三年平均增速 27.69%作为 2021 年的增速,并进一步以按年递减 2pct 的速度来预测未来快递量。
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重点省市将先行试点禁用一次性塑料包装,到 2022 年,上述全国重点省市快递塑料包装将禁用不可降解塑料,到 2025 年全国快递禁用不可降解塑料。
按照 2019 年的数据上述省市快递业务量占全国快递总业务量的 48.17%。根据现有快递纸箱塑料包装结构(塑料包装占比 41%,其中的塑料薄膜占比 63%)以及每件快递塑料袋需要 40.87 克塑料来测算,至 2025 年,相对应的快递业可降解塑料替代市场规模约 164 万吨。
根据美团研究院的《2019 年及 2020 年上半年中国外卖产业高质量发展报告》,2019 年中国餐饮外卖产业规模为 6536 亿元,相比 2018 年增长 39.3%。
与此同时,外卖产业的渗透率也继续提升。2019 年全年外卖产业渗透率达到 14.0%,相比 2018 年的 11.0%提升了 3 个百分点。美团 2019 年财报显示,2019 年美团餐饮外卖业务继 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全年交易笔数同比增长 36.4%至 87 亿笔,交易金额同比增长38.9%至 3927 亿元,日均交易笔数增长 36.4%至 2390 万笔,每笔订单的平均价值同比增长 1.8%。截至 2019 年年底,中国外卖消费者规模约 4.6 亿人,相比 2018 年年底增长 12.7%,在 9 亿网民中的占比约为 50.7%。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 2019 年年末我国城镇非流动人口为 84843 万人,按此计算,外卖消费者占我国城镇非流动人口数量的 53.9%。
根据美团配送的数据,2019 年我国即时配送订单达 182.8 亿单,其中外卖订单占比 70%折合约 127.96 亿单,对应 4.6 亿消费者为人均 27.8 单/年,平均 13 天以上点一单,向上空间仍然十分充足。
再考虑到近年外卖产业渗透率持续提升,交易笔数迅速增加,我们按照2019年36.4%的增速以每年增速同比降低10%的保守预计测算,至 2025 年增速降至 19.34%,同期外卖订单将达到 499.96 亿单据研究测算,单个塑料碗和塑料饭盒的重量基本在 40~60g 左右,塑料餐勺或餐叉重 2~3g。
有环保组织调研显示每份外卖平均消耗 3.27 个餐盒,我们按照每单外卖 3 个餐盒(50g/盒)+1 个塑料袋(5g)计算,忽略餐勺等重量,则每单外卖会产生 155g 废弃塑料。考虑 2025 年地级以上城市餐饮外卖领域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消耗强度下降 30%的目标,则测算出至 2025 年外卖订单领域可降解塑料替代空间为 139.49 万吨。
同时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19 年全国塑料制品累计产量 8184 万吨,其中塑料吸管近 3 万吨,则外卖领域一次性餐具及塑料吸管的替代空间为 142 万吨。
针对不可降解塑料袋领域,除了外卖中涉及的需求,其余需求主要在于商场、超市、药店、书店、展会、集贸市场等实体经营性场所。
2020 年底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城市建成区的上述场所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集贸市场为规范和限制使用),至 2022 年底,实施范围扩大至全部地级以上城市建成区和沿海地区县城建成区。
到 2025 年底,上述区域的集贸市场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按照区域涉及人口来测算,至 2025 年上述政策涉及人口 5 亿,人均在上述区域消费 4 个塑料袋/周,则折合 1.04 公斤/年的消费量,对应塑料袋可降解需求市场需求约 52 万吨。按照另一种算法,据中国塑协塑料再生利用专业委员会所统计的,我国每天使用塑料袋约 30 亿个,截至 2019 年,塑料袋年使用量超过 400 万吨,其中若是上述区域集贸市场及商场等的不可降解塑料袋占比仅为 10~20%。则至少也对 应 40~80 万吨/年的替代空间。
2019 年农业部等联合发布了《关于快速推进农用地膜污染防治的意见》,要求到 2020 年基本建立塑料回收体系,农膜回收率达到 80%以上,到 2025 年,农膜基本实现全回收。2020 年,农业部等部委联合印发的《农用薄膜管理办法》,在农膜回收以外,特意提出鼓励和支持生产、使用全生物降解农用薄膜。
根据 2019 年全国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 240.77 万吨推算,由于农膜回收价值低,其回收率后续较难提升。
2020 年未回收的农膜比例低于 20%,这部分此后 5 年内若有 80%转化为可降解塑料材质,则将给农膜行业带来 38.52 万吨的替代空间。
综上各领域,至 2025 年合计将给可降解塑料行业的带来 396.52 万吨的替代空间(忽略较小的酒店一次性用品量)。
2021 年 2 月 9 日,国管局办公室、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三部门发布《关于做好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国管办发〔2021〕4 号),其中第 3 点要求,到 2021 年底前,公共机构全面不再使用《公共机构不再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名录(第一批)》内的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
《公共机构不再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名录(第一批)》特别以负面清单的形式说明,不可降解材料是指含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聚氯乙烯(PVC)、乙烯-醋酸乙烯(EVA)、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非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换言之,可降解材料不能含有上述的 PE、PP、PS、PVC、EVA、PET。
● 含量小于 1%的组分加和总量应小于 5%; * 注:含量小于 1%的组分可豁免(不提供生物分解能力和证明)。
4、降解性能要求:样品的相对生物分解率应大于 90%,其中组分大于 1%的有机物的生物分解率应不小于 60%;由于上述定义的明确和检测验证的实施,以往通过在可降解塑料制品中添加 PE 等不可降解组分来改善性能、减少相关成本的做法将被禁止,通过堵上劣币驱逐良币的漏洞,将令可降解塑料需求空间更为刚性,测算安全边际更高。
除了上述的中短期政策驱动带来的国内市场替代空间,由于我国是全球制造与出口大国,有大量外贸塑料制品以及聚酯纤维纺服产品是用于出口的,受欧盟等地区及国家的政策影响,这一些产品均面临欧美等发达国家与地区的可降解政策升级。
从 2019 年全球可降解塑料消费结构来看,与此前阐述的白色污染以及海洋垃圾分布相呼应,主要以软、硬质包装材料需求为主,排在后面的为纺织品、消费品及农业用品,国内出口的可降解塑料制品未来在全球替代不可降解塑料的权重排序也基本按照下图比例所示。
1. 若按塑料类别测算,2019 年全球需求中,聚乙烯需求量最高,为 1.05 亿吨,占全部需求总量的 41.2%;聚丙烯需求量为 7630 万吨,排名第二,占全部需求总量的 29.9%;聚苯乙烯需求量为 1778 万吨,占比 7%。
上述三类塑 料主要用途即是制造一次性塑料袋、容器、包装膜及餐具,也是海洋微塑料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品种。
在远期,这三类的绝大部分需求都将被可降解塑料所替代。三者合计近 2 亿吨需求量中,按照不同阶段 20~60%的真实替代率做敏感性分析,对应全球总量 2388~7167 万吨/年的替换空间。
若按照当前可降解塑料全球产能投放计划来看,国内产能占比远超于一半,保守按 1/3 的未来市占率测算,则对应 796~2389 万吨的全球替代空间。
2. 从产品用途测算,全球每年制造约 1 亿吨塑料袋,数千万吨的塑料膜,若以 20、40、60%的替代率进行敏感性分析,则仅塑料袋一项带来的替代市场空间就是 2000~6000 万吨/年,中国每年制造全球 1/4 以上的塑料,即便按等比例替代率测算,也能占据塑料袋这一单一品类 500~1500 万吨的替换空间,算上塑料膜、包装材料等其他领域,替换空间也是千万吨级市场规模。
3. 以欧盟进口中国且已经表示要在未来规定可降解塑料含量的纺织用化纤、塑料及其制品为例进行测算。
根据 2019 年欧盟从中国进口的这三类产品来算,三者总量为 435.76 万吨,按照到 2025 年进口总量中可降解塑料占比分别为 20、50、80%进行敏感性测算,其分别对应三种材料或存在 87、218、349 万吨的可降解塑料替代空间。
该测算中尚未包含服装、鞋靴、帽类、纱线以及玩具、家具等传统意义上更重要的出口类别,同时也是各类塑料的重要应用领域。
国内光涤纶长丝这一个化纤品类的年产能就超过了 4300 万吨,对应同样量级的纺织品,其中大量用于出口,据此来粗略测算对欧盟、美国等重要出口地区的主要涉及领域,其总的替代空间或也在千万吨级。
从更长远的视角看,按照 L.Shen 等人在文献中通过行业专家访谈汇总的观点,在目前几类生物降解塑料与普通石油基塑料存在的性能差距下,31%是生物降解塑料可推算出的最大渗透率。
根据这一最大渗透率以及 2021 年的全球塑料产量测算,远期全球塑料中最多将有超过 1.20 亿吨/年的产能将被生物降解塑料取代,按 1/4 比例折算给国内带来超过 3000 万吨/年的生物降解塑料需求。
随着近两年政策的密集落地,未来市场空间豁然打开,各企业扩张上产热情高涨,纷纷宣布扩产或新建产能计划。
2021 年初时国内 PBAT 产能 68.7 万吨,规划产能 463.3 万吨。截至三季度,宣布布局 PBAT 的公司共 71 家,含远期规划在内的 PBAT 现有+在建+规划产能已暴涨至 1886.1 万吨。
从厂家的产能投放计划推算,2021~2022 年,预计将有万华化学、金发科技、东华天业、三房巷、金丹科技、蓝山屯河、华峰环保、湖北宜化、华阳平定、道恩股份等三十余个项目超 200 万吨 PBAT 产能落地。
2020 年,中国聚乳酸产业和 PBAT 一样也实现了突破性进展:6 月,丰原集团年产 5 万吨聚乳酸生产线 月,金丹生物丙交酯项目试车;12 月,浙江海正一期 3 万吨/年聚乳酸生产线投产,开始冲击原先由海外巨头所把持的 PLA 和丙交酯生产环节。
目前在建的有丰原 30 万吨/年、海正 3 万吨/年、金发 3 万吨/年等聚乳酸项目,从产能建设规划推算,2021~2022 年将新增 56 万吨产能,加上远期大量的聚乳酸产能规划,截止 10 月 22 日,PLA 现有+在建+规划产能已增至 451.6 万吨/ 年。
PBAT 制备常用的三种方法有共酯化法(直接酯化)、分酯化法和串联酯化法。
从产业来看,低酸值、高分子量的巴斯夫工艺方法较优,然而经过国内科研机构与厂商的不断研发突破,技术扩散趋势已形成,且国内技术已形成多项工程业绩。
未来产业链的产能瓶颈或不在聚合环节——目前 PBAT 产能扩张迅速,中等产能聚合产线的工程建设周期往往在 1 年左右。
下游需求的快速提升令 PBAT 产业链整体受益,产业上升期供需虽然存在波动,但随着政策推进落实,中短期内产业链中游聚合端仍会存在产能紧缺。
由于上游原料 BDO、AA 产能扩张要远慢于 PBAT 聚合产能,未来或有相当长时间处于紧缺状态,因此产业链的价值环节或将扩散到原料端。
目前现有+在建+规划的 PBAT 产能已达到 1886.1 万吨/年,对应的新增 BDO 需求约在 1131.7 万吨/年,而目前国内有效总产能仅 223.4 万吨/年,未来三年内预计投产新产能 219.95 万吨/年,即便加上远期规划产能,未来供需缺口也超过 600 万 吨/年;同时,对应的新增 AA 需求约在 754.4 万吨/年,而目前国内 AA 有效总产能约 275 万吨/年,未来三年内预计投产新产能 42 万吨/年,即便当前 AA 开工率不足,未来缺口仍将超过 500 万吨/年。
PBAT 产能快速扩张的背景下,参与企业要快速抢占市场并尽快降低生产所带来的成本,目前在建产能中配套 BDO、AA 等原材料的一体化企业能更好地控制成本,并在后续原料也许会出现紧缺的竞争格局中始终能处于优势地位。
PLA 理论合成路线主要有两种:“一步法”即乳酸直接缩聚法,此方法的优点是乳酸单体转化率较高,合成路线简单,但是过程中产生的水难以除去,导致产物分子量偏低,质量较差;“二步法”即开环聚合法,为目前主要工艺合成路线,通过乳酸生成低聚物,随后解聚生成中间体丙交酯,最后通过丙交酯开环缩聚制备 PLA,产品质量有保证,但是流程长且成本偏高。
目前 PLA 的生产壁垒仍然较高,主要因其上游关键原材料丙交酯技术此前一直未能被国内完全突破,因此即使行业需求迎来迅速增加,受限于原料供应,其产能扩张速度相比 PBAT 慢了一个数量级。
目前国内在建的 PLA 扩产项目主要是丰原的 30 万吨,浙江海正同时也掌握了丙交酯合成技术。而国内上市公司金丹科技 1 万吨丙交酯产能于 2020 年 11 月试车后打通了丙交酯生产的基本工艺,万华也将聚乳酸项目推进至中试阶段。
我们认为随着多家企业在丙交酯技术上的突破,后续有望缓解国内的原材料瓶颈,带来 PLA 产能的快速提升与成本的降低。
PLA 原料丙交酯的上游是乳酸,来源于玉米等生物质原料的发酵。从各国发展的资源禀赋来分析,美洲生物质原料丰富,尤其是美国和巴西,具有得天独厚的成本优势,在生物乙醇等多个领域运营得很成功。
预计 PLA 及丙交酯技术突破与扩散后,随着产能的扩张,产业链价值环节将从丙交酯、PLA 逐步向上游的乳酸移动,最后比拼的将是全产业链的成本优势。
考虑到亚洲,尤其对于中国、印度这样的人口大国,粮食问题是红线,在当前测算下粮食发酵制乳酸的占比并不高,但在特定时间段与气候下大规模扩产可能推动局部供需不平衡。只有当在碳排放约束下生物法获得优势且作物种植培养面积足够充裕,或者粮食发酵路线升级为秸秆等生物质发酵路线时,PLA 的扩产才没有后顾之忧,当前可降解塑料市场仍将以多元化、扩产能为主,短期依靠石化基原料与生物基原料双路线 宽松原料与低库存开启瓶片行业收获期
此前 PTA-聚酯产业链受制于高企的上游原材料进口依赖度,产业链的大部分利润往往被海外上游原料 PX(对二甲苯)、MEG(乙二醇)的生产企业所瓜分。
然而,随着近几年内国内民营大炼化等的加速扩产以及国内煤制乙二醇产能的集中建设落 地,PX 及 MEG 的进口依赖度在近年呈现出显著的下降趋势:
MEG 的进口依赖度已从高峰时期的 83%降至 55%,下降了 28 个 pct,PX 依赖度也从 61%降至 41%,下降了 20 个 pct,并且随着后面浙石化二期和盛虹炼化的相继投产,PX 进口依赖度有望继续下降,使得聚酯上游原料的供应进一步宽松化。这一趋势使得瓶片的成本端存在改善的预期,有利于聚酯产业链利润向下游移动。
回顾过去 10 年瓶片的盈利情况,虽然曾受制于 PTA、PX、MEG 等各类原料的供应,但由于下游消费端需求持续向好,且需求结构中有大量偏刚性的需求,因此瓶片的加工价差相对其他周期品更为稳定。
消费量增速自 2022 年起保持保守的 2016~2019 的 3 年 CAGR 7.68%;出口量恢复的时间有所滞后,在完成修复过程后其增速自 2023 年起保持 2016~2019 的 3 年 CAGR 13.54%;进口量按消费量的固定比例估算并忽略库存变化,测算出 2023 年对应瓶片产量(=消费量+净出口量)可达 1264 万吨,对应 3 年 CAGR 为 13.25%。
我们筛选出行业中掌控关键原料以及具备技术服务放量优势的代表性公司:分别掌控上游关键原材料 AA、BDO、丙交酯的代表性公司是华峰化学、华鲁恒升、中泰化学以及金丹科技;受益中游工程建设业务放量的代表性企业为东华科技。
华峰化学在聚氨酯产业链具有长期的积累,业务内容有 PBAT 的关键原料己二酸,为国内龙头。公司作为一家技术驱动型企业,产品成本控制十分优异。
公司拟投资 44 亿元,建设 12 万吨/年 PBAT 可降解塑料和 17.95 万吨 BDO 项目。此前公司已建成己二酸生产规模 33 万吨/年,产能位列国内第二。
公司持有 25%股份的联营企业新疆美克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是当前国内最大的 BDO 生产企业,拥有 26 万吨/年的 BDO 产能。
公司为行业领先的乳酸及其衍生品的生产企业,具备 12.8 万吨乳酸及其衍生物的产能优势,国内市场占有率 60%以上。
公司作为煤制乙二醇等领域的龙头工程公司,与众多煤化工企业建立了业务往来。
在此轮煤化工辄待转型、可降解塑料空间打开的契机下,公司通过承接可降解塑料项目的 EPC 等业务或带来营收的加速增长,同时与新疆天业合作共建装置,通过获得项目未来产生的化学品出售的收益来拓宽收入来源,减少实际工程业务量变化带来的波动性,实现公司的实业化战略,逐步从化工工程服务提供商转型为“工程+实业”二元布局。
我们筛选出聚酯瓶片行业中处于产业链中、下游,受益于上游 PX、MEG 供给宽松化,同时受益于终端需求持续旺盛以及消费品企业包装升级大趋势的重点企业三房巷、华润材料以及紫江企业。
公司产品主要为瓶片及 PTA,在瓶片产业链中处于中游。公司当前的瓶级聚酯切片年产量规模达 220 万吨以上,PTA 产量约 290 万吨。
公司已经宣布对现有瓶片 及 PTA 产能进行分期扩建与扩能。若上述项目全部按规划逐期落地投产,公司将拥有 520 万吨/年的瓶片生产规模及 610 万吨/年的 PTA 生产规模,并布局与公司 PTA 具备协同效应的可降解塑料 PBAT 以及环保可再生瓶片,成为产量位居全球前列的聚酯瓶片生产商,届时瓶片产能规模占比有望超 30%。
现有产能 PTA 技改吨成本降幅在 50~100 元 /吨;扩产 PTA 拟采用 BP 工艺,可逐步降低 PX 与醋酸单耗。
公司产品主要为瓶片及新材料,在瓶片产业链中处于中游及中下游。公司现在存在 160 万吨瓶片产能,年内珠海华润 50 万吨瓶片产能建成,后续试生产并逐步达产后将形成 210 万吨的总产能。
募投项目的珠海华润 10 万吨/年 PETG 特种聚酯工程建设项目一期 5 万吨/年预计于年内试车投产;同时公司布局了 PET 泡沫生产技术,可应用于风电叶片、腹板、机舱罩结构用芯材,研究项目已顺利通过中试,计划于年内进行产业化可研及投产;公司另外还有高透高亮聚酯材料、高流动聚酯材料、热塑性聚酯复合材料项目已进入产业化可研阶段。上述项目有望为公司培育出未来新的增长点。
公司产品主要为瓶坯、瓶、瓶标、瓶盖等瓶系包材,彩印纸/塑、喷铝纸包材,以及薄膜新材料,在瓶片产业链中处于中下游及下游。
三房巷(600370.SH) 国内瓶片行业目前为 CR5 总产能占 77.56%的极高寡占型格局,公司产能规模 占比约 18%。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上一篇:本土聚乳酸产业渴盼政策甘霖